🎵

读经:歌罗西书3章16节-4章4节

金句:歌罗西书4章2节
“你们要恒切祷告,在此儆醒感恩。”

我们跟神之间有一种特殊关系,“祷告”是神指定我们发展这种关系的方式。为了不断发展我们与神的关系,我们必须常常祷告。

祷告是“深化”我们跟神之间的关系,不是单为所求的事,而是渴望与神相亲。

神创造我们,就是要我们认识祂,与祂保持定期、持续的团契关系。因为祂是造我们的主。

不要以为自己跟神没有关系。

希伯来书的作者说,“神的道是活泼的,是有功效的,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,甚至魂与灵,骨节与骨髓,都能刺入剖开,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,都能辨明。并且被造的,没有一样在他面前不显然的;原来万物,在那与我们有关系的主眼前,都是赤露敞开的。”

作者强调“被造的万有在神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”,是要我们明确知道自己要向神交账。你所做的,连一切隐藏不被他人知道的事,无论是善是恶,神都必审问。

维持你与神的关系需要积极、有目的的思考,而不是放任自己我行我素。

诗篇14篇1-2节,大卫说,愚顽人心里说:“没有神。”他们都是邪恶,行了可憎恶的事,没有一个人行善。耶和华从天上垂看世人,要看有明白的没有,有寻求神的没有。

当你听见这样的教导,“一件事情祷告一次就够了。任何事情若祷告超过一次,就是缺乏信心的证明。”你怎么看?

这个说法听起来似乎很合乎逻辑,但并不符合圣经的教训。当耶稣说“祈求就给你们”的时候,祂的意思是“不断的祈求,就给你们。”

“寻找,就寻见”,意思也是“继续不断的寻找”。同理,要“不断的叩门”,主说,“我就给你们开门。”

换句话说,不是祷告一次就好,而是要不住的祷告。不是求问神一次就够了,而是要让自己的心紧紧跟随神。

耶利米书29章12-13节,神说,“你们要呼求我,祷告我,我就应允你们。你们寻求我,若专心寻求我,就必寻见。”

透过祷告“得到”和“找到”是“坚持”的结果。耶和华说:“我必被你们寻见。”

神喜欢祂的选民昼夜呼吁祂,祂喜悦我们“不住的祷告”。而能够这样,是因为“靠着圣灵”。是施恩叫人恳求的圣灵帮助我们,使我们“在圣灵里祷告”。

按着人堕落的本性,凭着血气,人是不喜欢祷告的。《祈祷出来的能力》这本书的作者邦兹说,“祈祷是一种使人自卑的工作,它低看了智力,否定了骄傲,钉死了虚荣,标明了我们属灵的破产;而这一切都是血气所难以容忍的。”

骄傲的人以为“祷告一次”已经很给神面子了,以为祷告过了,就不用再祷告了。

但你看,耶稣在客西马尼园里不是只祷告一次。

马太记载,他就稍往前走,俯伏在地,祷告说:“我父啊,倘若可行,求你叫这杯离开我;然而,不要照我的意思,只要照你的意思。”来到门徒那里,见他们睡着了,就对彼得说:“怎么样?你们不能同我儆醒片时吗?总要儆醒祷告,免得入了迷惑;你们心灵固然愿意,肉体却软弱了。”第二次又去祷告说:“我父啊,这杯若不能离开我,必要我喝,就愿你的旨意成全。”又来见他们睡着了,因为他们的眼睛困倦。耶稣又离开他们去了。第三次祷告,说的话还是与先前一样。

既然说的话与先前一样,何不祷告一次就好了?为何要三次祷告呢?

关键就在“虔诚”。

希伯来书5章7节,作者说,“基督在肉体的时候,既大声哀哭,流泪祷告恳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,就因他的虔诚,蒙了应允。”

耶稣的祷告不是求父神让他免死,而是向父表达祂的顺服。祂愿意忍受十字架的苦难,好叫父的旨意成就。保罗说,祂“存心顺服,以至于死,且死在十字架上。”

马太福音26章39节,耶稣祷告说,“我父啊,倘若可行,求你叫这杯离开我;然而,不要照我的意思,只要照你的意思。”

这个祷告是“修辞性”的,意思是耶稣不是要“得到答案”,而是借着祷告表白祂“顺服”天父的意愿。

早在约翰福音12章32节,耶稣就已经说了,“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,就要吸引万人来归我。”约翰解释,“耶稣这话原是指着自己将要怎样死说的。”

祂知道自己将要怎样死。想象耶稣在“汗水”和“大声哀哭”的“泪水”中结束这个祷告。

祷告不是“数学”,不在乎你说了多少遍。祷告也不是“文学”,不在乎你言词的流畅华丽。祷告不是“几何学”,不在乎你说的有多长。祷告也不是“音乐”,不在乎你的声音有多甜美。祷告也不是“逻辑”,好像你可以辩赢神。祷告也不在于“方法”,需要多么有条理,好像神很在意“这些”。一个信徒心中充满热切和真诚,会比这些有用得多。

耶稣问彼得“你爱我吗?”为什么问三次,不是问一次就好了吗?因为要让彼得有机会在众人面前表达他对主的爱,因为彼得曾经三次不认主。

在教会里,我们不是“有口无心”的背诵“主祷文”,而要思想,思想每天神赐给你的恩典,并祈求祂的旨意确实在你的生活中实现。带着心灵,带着诚实,我们背诵主祷文。你是用“主祷文”表达你对神的信心和信任。

因为神能改变一切,祂能行做万事,所以你不住的祷告,这是对神诚实的态度。

以利亚恳求下雨,他“祷告了又祷告”,在迦密山顶,他“屈身在地,将脸伏在两膝之中。”对他的仆人说:“你上去观看。”仆人去了之后回来,回报:“没有什么。”

以利亚说:“你再去观看”。他的仆人回来说:“没有什么”!他说“你再去观看”。如此七次。

当眼看不断地传来毫无希望的回报时,以利亚继续恳切祷告。以利亚跟我们是一样性情的人,我们比他更有信心吗?可以说“不该为同一件事情祷告两次”吗?你看以利亚祷告七次。

你的信心要紧紧抓住主,你说,“主啊,我要抓住你的应许。”并且你感到不够,你再祷告,“主啊,我要继续抓牢。”你还感到不够,你再祷告,“主啊,我绝对不放手!”不是祷告一次,你祷告又祷告。

这样祷告,难道你不相信主吗?不!正因为你相信,你才会继续不断的向祂呼吁。

祷告的话,不是一成不变的。当你知道神已经答应你的时候,你的祷告就从“祈求”进入到“感谢”和“赞美”。因为神答应你了。

你“不住的祷告”,因为感到生命中每一步都需要主来带领、指引。

祷告的焦点本来就不是向神所求的,而是学习与神同工,在过程中被神建立。

你祷告,因为你知道,除非祷告,否则有些事情不会发生。因为神指定这方式,祂要你祷告,你就努力的用这方式与神交通,把你的事告诉神,那就结束了吗?不,你继续默想神,在祷告中感谢祂,赞美祂。

如果求问神一次就够了,那么耶稣就不会“设一个比喻,要人常常祷告,不可灰心”。祂甚至要我们为自己能“不灰心的祷告”来向祂祈求。

耶稣设要“常常祷告,不可灰心”的比喻,就表示许多祷告神不是立刻回应,不是立刻照我们所求的成就。神要训练我们的信心,有时为我们“忍了多时”,祂特意不答应。

神爱我们,祂巴不得立刻“敞开天上的窗户,倾福与我们,甚至无处可容。”但祂要我们生命更成熟,而不那么做。

你说,神明明知道我的需要,何不“不等我开口”就赐给我呢?

因为神要你认识祂。

祂在旷野早已为以色列百姓预备了鹌鹑、吗哪。祂当然可以在百姓为自己的需要开口祈求以先,就满足他们,但神选择不这么做,要他们求。神要教导他们谦卑,以敬畏、感谢的心,顺服祂口中所说的一切话。结果,诗篇105篇40节,诗人说,“他们一求,他就使鹌鹑飞来,并用天上的粮食,叫他们饱足。”他们必须谦卑祈求。

神不要以色列百姓心灵软弱,而要训练他们,使他们“信心通天”。祷告使他们时刻对神存着诚实的心。

神最明白该如何回应我们的祷告。哈拿祷告以后,回去脸上就再没有愁容了。那,她就不祷告了吗?不!她持续祷告,直到神成就她所求的。

固然有些祷告我们很快得到应允,但不等于所有的祷告都是这样。有些祷告可能要等上十年八年,甚至是更长的时间。比如,我们为家人信主得救祷告,可能等了好多年,才终于看见家人信主。

神可以直接干预,戏剧性的让我们祷告的对象信主,但祂也有权用隐藏的方式回应,因为祂是主。

但以理一开始祷告,他的祷告就蒙神垂听了,而神的回答也已经在他那里。但在得到神的回答以前,但以理还要继续祷告。为什么?因为神要把但以理带到与祂更深的交通里。

坚持不懈的祈求,能建立我们对神的倚赖,并表明我们知道只有神才能改变一切。千万不要陷入错谬的逻辑,以为我比别人更有信心,别人继续祷告,我祷告一次就够了。别人需要“恒切的祷告”,我可以不用。不要有骄傲的意念,使你因为不儆醒,而失去许多应当向神献上的感恩。

请我们一起祷告:
主啊,你要我们靠着圣灵,随时多方祷告祈求。祷告是关乎你,而非我们;是以你作为开始,而不是以我们作开始。我们不是祷告一次就停止,因为你要我们持续祷告,持续信靠。你说寻求你的,什么好处都不缺。你是向人侧耳,听祷告的主。众圣徒的祈祷在你面前如香陈列。透过祷告所作的事,实在超乎我们所能想象。帮助我们对祷告有更深入,更正确的认识,并且帮助我们,尽我们所能的祷告,你阻挡骄傲的人,赐恩给谦卑的人。愿你用大能建立我们,使我们在天地间作有君尊的祭司,举起圣洁的手,随处祷告。你怎样垂听约伯、撒母耳、但以理的祷告,使他们与你亲密互动,主啊,愿你施恩的圣手帮助我们,使我们乐意按着你所显明的真理而行。祷告祈求,奉耶稣基督的圣名。阿们。

— 来源: 良友电台《旷野吗哪》灵修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