🎵
读经:马太福音13章1-9、18-23节
金句:马太福音13章20-21节
“撒在石头地上的,就是人听了道,当下欢喜领受;只因心里没有根,不过是暂时的;及至为道遭了患难,或是受了逼迫,立刻就跌倒了。”

上一次我们谈到,基督徒在世界的压力下,没有被亲友邻居劝回去,还吸引一位邻居“善变”跟他一起走。
善变没有算计代价,或者片刻考虑这路上的一切难处,就跟基督徒一块儿出发。他是按照一种属肉体的意思来理解整件事,而不是凭信心。
对于基督徒“读经”的邀请,一点不感兴趣。保罗说,“信道是从听道来的,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。”(罗马书10章17节)他不是因为神的话而战兢,只是好奇将来要得到的。也没有罪疚感,所以催促基督徒“加快脚步”,巴不得“一步登天”。
耶稣在马太福音13章20-21 节“撒种的比喻”里提到,“撒在石头地上的,就是人听了道,当下欢喜领受;只因心里没有根,不过是暂时的;及至为道遭了患难,或是受了逼迫,立刻就跌倒了。”
善变欢喜地领受神的话,但只领受他“喜欢”的那一部份。对他而言,神的道种有如落在“土浅石头地”上,扎根不深。因为“底下”不是好土,而是石头。善变把“天堂”当成了“目标”,没有考虑“成圣”,在信仰的路上,他一股热情,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罪。
基督徒心里时常浮现罪疚感,有时甚至沮丧、绝望。负面的情绪一上来,就会怀疑神的饶恕与接纳,不自觉的偏离了神已经铺好的“善道正路”。
神在圣经里的应许是那容易被负面想法掩盖的“石阶”。当二人落入沮丧泥沼的时候,都没有仰望神的应许和指教,而是把自己的心交给了沮丧。
善变本来就不想作基督徒,他以为只要接受了救恩就可以“一帆风顺”,及至为道遭受患难,受了逼迫就大为光火。
善变没有足够的决心留下来,他不想面对眼前的问题,并且继续他的天路历程。但基督徒害怕末日毁灭的程度,远远超过他害怕陷在沼泽里。
他对于从神的愤怒中得救,以及寻求神救恩祝福的盼望非常地渴望。他在沼泽中挣扎不知该怎么办的时候,他和善变挣扎的“方向”是不一样的。
他努力挣扎想要过到沼泽离“将亡城”较远的一边,善变的信仰因为没有“根”,很快就离弃正路,他在泥沼面向他老家的那一边爬了出来,并且头也不回地就往回家的路上走了。他心想,“如果一开始就在这里遇到这么可怕的不幸,那么从这里到旅程结束之间,还要遇到多少困难麻烦啊?”
明显善变是耶稣口中“手扶着犁向后看,不配进神的国”的那等人。(路加福音9章62 节)
有句话说“如果你想离开神,魔鬼乐意借你带着马刺的马靴及快马,好让你急驰而去。”
一个人可能自己给带来的最大的损失,就是失去信心,离开神。
施洗约翰被希律王囚禁在监里,在疑惑中不是任由自己消沉、灰心,而是打发门徒去问耶稣,把心中的疑惑告诉祂。主耶稣就鼓励约翰,并在人前称赞他。
主启示己是“以便以谢”的神,到如今祂都帮助我们。杰里迈亚书33章3节,主说, “你求告我,我就应允你,并将你所不知道、又大又难的事指示你。”
雅各布说,“你们中间若有缺少智慧的,应当求那厚赐与众人,也不斥责人的神,主就必赐给他。”
戴维说,“凡仰望他的,便有光荣;他们的脸必不蒙羞。”(诗篇34篇4节)
在受苦和失落的事情上,乔布讲了一句公道话,“难道我们从神手里得福,不也受祸吗?”(乔布记2章10节)
诗人说,“我们经过水火,你却使我们到丰富之地。”
从“试图爬出沮丧泥沼”的“方向”可以知道二人的信仰光景。善变放弃了对永生的追求,因为他的心还在将亡城,就像罗得的妻子一样,“回头看”是迟早的事情。
基督徒是在神的许可中失脚,却试图从“最靠近神旨意”的那一边爬出来。他朝着传道者指示的方向持续仰望。
神是“安慰丧气之人”的神,面对使你沮丧的环境,不要灰心,而要运用信心,效法那些凭信心和忍耐承受应许的人。
神有恩典,有怜悯,有丰盛的慈爱,祂会用笑脸帮助你。神未曾应许天色常蓝,我们进入神的国,必须经历许多艰难。天路的“目标”是“学像基督”,负祂的轭,学祂的样式。
基督徒的良心是敏锐的,他确信自己是个罪人,时常按着神的意思忧愁。善变则轻忽自己的属灵光景,也不将神的恩典放在心上。当两人都没有预料到会有这样的麻烦时,满身泥泞使得两人心里起疑惑。
基督徒也觉得茫然无法解释这个困境,善变这时就生气了,态度马上变了。他肤浅又未经考验的信心一旦失落,起先的热情就跟着没有了。
当帮助问基督徒,“为什么没有注意寻找可安然走出沼泽区的石阶”时?基督徒说,他由于急着赶路,一不小心就在迷惘中踩空,掉入泥沼。
神许可我们在过敬虔生活时,因为方法不当,经历挫败。但“义人的脚步,被耶和华立定;他的道路,耶和华也喜爱。他虽失脚,也不至全身仆倒,因为耶和华用手搀扶他。”(诗篇37篇23-24 节)
沮丧时,要对自己说,“我的心哪,你为何忧闷?为何在我里面烦躁?应当仰望神,因我还要称赞他。他是我脸上的光荣,是我的神。”
(诗篇43篇5节)
要留意神的应许,思想恩典中的可能。神的应许绝不动摇,永不改变,只会被我们的小信、轻忽给错过。但神怜悯我们,总是及时帮助我们。凡预定得永生的,神就救赎他的灵魂免入深坑,使他的生命重见亮光。
在信仰的路上,我们容易因为沮丧,以致看不见神的恩惠与怜悯,只见到不利的因素和环境。
美国旅行布道家玛格丽特‧鲍尔丝姐妹,写过一首很有名的小诗,叫“沙滩上的足印”。这首小诗是这么说的:
“有一个人在夜里作了一个梦。梦见神和他一起在沙滩上漫步,在天的那一边正放映着他一生的故事,一幕又一幕,他看到两对足印在沙滩上,一对是他自己的,一对是神的。他继续观看,直到最后的一幕。回顾沙滩上的足印,他发觉在他一生的经历中,有许多地方只有一对足印。他又发觉,那些时刻就是他生命的低潮、身心受苦的时刻。他不能理解,就问神说:“主啊!你说如果我跟随你,你就与我同行。但是我最苦闷的时候,我却只看到一对足印。我不明白为什么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,你却离我而去?”神用温柔慈声回答他说:“我的宝贝,我亲爱的孩子,我爱你,我永远不离开你,当你遭难受苦时,也就是当你只看到一对足印的时候,那是我把你抱在我的怀中。”
“足印”这首小诗安慰、鼓励了许多处在灵性低潮的人,帮助他们正视“神同在”的事实。
葛培理牧师在《天天有盼望》这本灵修书里说,“多年前,我曾一度陷于黑暗,虽一再祷告,天色仍然晦暗,神彷佛消失了,我独自面对试炼与重担,真是一个属灵生命的黑夜。
我写信将这情况告诉母亲,她的回信令我永远难忘:“儿啊,许多时候神会隐退,试验你的信心,要你在黑暗中信靠祂。儿啊,你现在凭着信心,在迷雾中向上伸出你的手,会发现祂的手就在那儿。”
葛培理牧师说,“我含泪跪在自己床前,大大经历了一次神的临在,那强烈的感受几乎将我淹没。”
他说,“当人生道路似乎黑暗无光,无论能否感受到神的临在,都可以凭信心知道祂在,将自己的生命押在祂的应许上:“我总不撇下你,也不丢弃你”。”
无论遭遇任何事,要坚决的离开“不信”和“失望”。要期待神,因祂的恩惠慈爱,存心忍耐,保持乐观。
神要将他极丰富的恩典,就是他在基督耶稣里向我们所施的恩慈,显明给后来的世代看。只管柔和谦卑的接受天父的带领,将自己的灵魂交予那信实的造化之主。
善变脱离了沮丧泥沼,希望能够在不被注意的情况下,偷偷溜回城里。但无论怎么隐藏总是会被人看见,并当作笑谈。
他有意到主这里来,却不愿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主,就不能作主的门徒。
请我们一起祷告:
主啊,事情的终局,强如事情的起头;存心忍耐的,胜过居心骄傲的。恼怒存在愚昧人的怀中,善变遇到一点挫折,就心里急躁、恼怒转回世界去了,因为你不拣选他。你教导我们要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,轻看羞辱。要因为这喜乐和盼望忍受十字架的苦难。你的喜乐就是遵行天父的旨意,荣耀父神。愿你的喜乐也在我们里面。帮助我们知道如何面对偏离你的威胁,以你为我们的典范,你得胜的人性作我们的标竿。我们若能忍耐,也必和你一同作王;我们若不认你,你也必不认我们。主啊,思想你,我们就不至于疲倦灰心。愿你继续教导我们宝贵的属灵功课,叫我们紧跟着你的应许,远离灰心沮丧。愿你赐能力,加力量,使我们稳行天路。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。阿们。
请默想今天的经文
— 来源: 良友电台《旷野吗哪》灵修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