🎵
读经:哥林多前书13章1-7、13节
金句:哥林多前书13章13节
“如今常存的有信,有望,有爱,这三样,其中最大的是爱。”
神给他儿女的一切恩赐中,最大的是爱。圣灵所结的一切果子中,首先也是爱。
圣灵所赐下的恩赐,最大的是爱。哥林多前书12章31节,保罗说,“你们要切切的求那更大的恩赐。”
爱是高超无比的,保罗用“最妙的道”来形容。
“爱”就是不是专心为己,而是甘心为别人的好处付出。
一个人所能拥有最高贵的品格,就是爱。爱是不求自己的喜悦,只求别人的益处,这种“胜过自私”心理的表现,正是基督的风范。
“爱”是“行动的信心”,需要用行动表现。
英国解经家平克在解释“爱”的时候说,“爱是透过取悦所爱的对象的行动表达出来的。”我们的行动不一定出于爱,但是爱一定带出行动。
“爱”不是名词,而是“动词”,需要付诸行动的。约翰说,“小子们哪!我们相爱,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;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。”(约翰一书3章18节)
有“理想”,没有“行动”,在人看跟“没有任何理想”没什么两样。
我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,神叫我们活过来。圣灵来,叫我们醒悟过来,不敢再任意妄为得罪神,而是遵行主的命令,常在祂的爱里。
爱是从神来的;凡有爱心的,都是由神而生,并且认识神。没有爱心的,就不认识神;因为神就是爱。(约翰一书4章7-8节)从神而生,有神的性情的人,自然会去爱人。那是因为神的爱从祂的心,流到我们的心。
真爱不是“迷恋”,也不是“占有”的,就是单单为对方好。凡不在神旨意里面,照着真理渴望,就是“私欲”。“私欲”里面带着“自我的自私”,那不是爱。
爱“不喜欢不义,只喜欢真理”,是最美的“位格之间的交往”,能够各自活在对方的生命里,借着“向对方分享自己”而得到快乐。当对方也流露出同样的回应,就叫“彼此相爱”。
主说,“你们要彼此相爱,像我爱你们一样,这就是我的命令。”(约翰福音15章12节)
真爱是像主那样,甘心付出自己。
“欲”像是海水,苦涩不能喝。“爱”像是雨水,经过升华,就能滋润大地。
人跟人之间最美的关系就是“爱”,因为对人最有用。保罗说,信、望、爱这三者,其中最大的是爱。“信”是根,“爱”是果。
保罗说,“你们要追求爱。”(哥林多前书14章1节)因为不容易,所以保罗才鼓励我们追求。
从各各他山的十字架上“主为我们舍命”,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。主把祂的爱赐给我们,也作了爱的榜样,又用祂的爱激励我们。
神爱我们,差他的儿子,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,这就是爱了。(约翰一书4章10节)
你所认知的“爱”是怎样的?“爱”和“真理”不可分。约翰说,“爱你们是为真理的缘故。”(约翰二书2节)
爱是不加害与人的,所以爱就完全了律法。(罗马书13章10节)
命令的总归就是爱。这爱是从清洁的心,和无亏的良心,无伪的信心,生出来的。(提摩太前书1章5节)
爱是“最大的”,却是出于信心,忠于神。换句话说,我们不是凭着自己堕落的本性来爱人,乃是照着主对我的爱来爱人。约翰说,“我们爱,因为神先爱我们。”(约翰一书4章19节)
照着自己堕落的本性,我们会“爱不下去”,会不能接纳别人的无心之过。没有爱心的,仍住在死中,(约翰一书3章14节)因为没有神的生命。
你所做的一切若是“没有爱”,就没有任何价值。你若能说万人的方言,并天使的话语,却没有爱,就成了鸣的锣,响的钹一般。你有各样的知识,而且有全备的信,甚至将所有的赒济穷人,又舍己身叫人焚烧,却没有爱,就与你无益,在神眼中就算不得什么。但若是有爱,最小的行动也有永恒的价值。
一个有爱心的人,是分享了神的性情,而他之所以能“分享神的性情”,是因为他“住在神里面”。约翰说,“神就是爱;住在爱里面的,就是住在神里面,神也住在他里面。”(约翰一书4章16节)
保罗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,他说,“但与主联合的,便是与主成为一灵。”(哥林多前书6章17节)与“叫人活的灵”连结,与主的心“深相契合”,就能活出爱。
以西结书37章14节,主说,“我必将我的灵放在你们里面,你们就要活了。”主要成就祂的应许,祂不但叫我们“活过来”,而且让我们在祂恩典中,能超越自己的个性,改变自己的习惯。
约翰说,“凡有爱心的,都是由神而生,并且认识神。”(约翰一书4章7节)
是神在我们心里动了善工,使我们认识祂,深知祂的心。你对主的认识越多,爱也越多。
你知道主有多么爱你,就知道自己“没有权利冷漠”,因为你是被祂爱过的。
主对法利赛人西门评论用油膏抹他的“有罪女人”,说,“我告诉你,她许多的罪都赦免了,因为她的爱多;但那赦免少的,他的爱就少。”(路加福音7章47节)

神赐恩给我们,是要我们成为祂“恩典流通的管子”。圣法兰西斯说,“如果不真诚的去爱基督为他死的人,就不是基督的朋友。”
你说,“这个人这么坏,我为什么要爱他?”因为主爱他,怜悯他。主向我们所要的,是行公义,好怜悯,存谦卑的心与祂同行。保罗说,“你们要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。”
“爱”是圣灵动工的记号,是圣灵所结的果子,不是你结的果子。
有一个喻道故事说道,斧头、锯子、锤子和小火焰对一块铁所做的事。
斧子说,“我一定要征服这块铁!”说着,就沉重的砍在这块铁的身上,但是越砍它,斧子越钝,到最后斧子停住了。
接下来,锯子说,“让我来制服它!”说着就用它“恶狠狠的锯齿”来回的锯着这块铁,直到锯齿磨平了,也锯不动,锯子也停止了。
“哈!哈!”锤子笑着说:“我就知道你们是不会成功的,看我的!”说着,猛力打了第一下,锤头就脱落了,铁仍旧完好如初。
“我可以试试看吗?”镇静的小火焰问道。斧头、锯子、锤子,都嗤笑小小火滔的“不自量力”。但是火焰温柔的烧在铁的周围,用红的火焰包着那硬硬的铁块,一点不放松它,直到铁在它柔软不可抗拒的火焰之下熔化了。
作者说,“无论怎样的心,也不能拒绝爱的熔化力。”
“爱”的力量极大,极美妙,能够彻底更新改变一个人。
法国文豪雨果,在他所写的名著《悲惨世界》里提到一个人,名叫“尚万强”(有另外的翻译叫“冉阿让)。他是个孤儿,从小由姐姐养大。他小时候因为看见姐姐的孩子们饥饿不堪,几乎要死,情急之下,打破面包店的橱窗,偷走了一块面包,就因此被关进暗无天日的监牢,过了十九年的牢狱生活。
尚万强出狱之后,到处受人排斥,尝尽人间冷暖,但一位敬虔的神父却用爱心待他,使他重燃起对生命的希望,决心重新做人。
那位好神父好心的收留在外头流浪的尚万强住了一夜,没想到清晨,尚万强心生贪念,把神父家里收藏的银器偷走了。不料,才出门没走多远就被警察遇见,遭到逮捕。当警察把他带到神父住处时,神父看了看他,心生怜悯,说,“你回来得正好,你怎么没有把我送你的银烛台也一起带走呢?”
警察一听,以为尚万强是神父的朋友,就把他放了。尚万强正要上前感谢神父的时候,神父用怜悯的眼神,看着他的眼睛,诚恳的对他说,“我用这些银器买回了你的灵魂,去吧,不要再作小偷了。”尚万强感动万分,决定痛改前非,开始全新的生活。
只有爱,才能引发爱的共鸣。一切行为,要能感动人,必须以“真爱”为基础。
爱心是联络全德的,也是是永存的,因为神就是爱,就像光是永存的,因为神就是光。
“恶”是对永恒不变的善的偏离,没有光的地方就产生暗,没有爱的地方就产生要受神审判的罪,像无怜悯,不愿宽容,心里怀着苦毒,体贴私欲……。
以“己”为中心,存着自私的心,知识只能叫你自高自大,唯有爱心能造就人。
爱是“唯一”的属灵的力量,能克服人与生俱来的“自我中心”。
基督徒不是没有犯罪的意念,而是不被这种意念所征服。
爱,就像光,在黑暗中更显宝贵,能使生活充满无限可能。“爱”又如同丰盛生命的源泉,能使人间充满希望。主说,“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,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。”(约翰福音13章35节)
生命的价值不在保留,而在分享。犹太人的法典上说,“一个人来到世界上是握着双手,好像要抓住全世界;但当人离开世界的时候,却是张开双手的。”
一个付出爱的人,不会觉得自己活得很痛苦;因为他每时每刻所想的就是“按着神的旨意分享自己”;但一个活在“自我”里面的人,会得忧郁症。
没有爱心,自私的人会把树砍了,让以后的人都没有树荫。有爱心的人就会积极种树,让后人能够乘凉。古话说,“前人种树,后人乘凉。”爱是多么宝贵的“遗产”,是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当中多么珍贵的礼物?
请问,你是“种树”的人,还是“砍树”的人?在每一件你做的事情上,你付出多少爱心?有没有为别人想?
有一个故事讲到,有几个人一起去搭地铁,其中一个人已经走到闸道口,又跑回头,把楼梯上一个空瓶子捡起来,丢进垃圾桶。
他说:“很可能有人会因为这个瓶子摔断骨头,或使孕妇造成流产,而在我这么做之后,改变了他们的命运。”今天随手乱扔空瓶子的人多,愿意主动捡起来的少。
可能我们一生都做不了什么大事,但我们可以用爱心做无数件小事,就从现在开始。
耶稣说,“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,就是做在我身上了。”
爱是合一的基础,忠于主的话,经由爱表达出来的信心是真信心。
这个时代的危机是“缺少真爱”。凡事都不可亏欠人,惟有彼此相爱;要常以为亏欠。(罗马书13章8节)你我既知道这事,若是去行就有福了。
请我们一起祷告:
主啊,一个在你的真理上觉悟“自以为有亏欠”的人,是一个不容易亏欠人的人。你要我们“互相款待,不发怨言;各人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,作你百般恩赐的好管家。”凡我们所行的,都要凭着爱心。我们有一天都会离开这个世界,但我们能为人们留下最伟大的遗产,最有价值的礼物就是爱。在审判的日子,你要追讨我们的置之不理,对人冷漠无情,因为那不是你的生命。你说那不怜悯人的,也要受你无怜悯的审判;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。你要我们完全,像天父完全一样。帮助我们与你同是一个心灵,同是一个脚踪,在你来的日子,可以安然见你。垂听我们的祷告,奉耶稣基督的圣名。阿们。
请默想今天的经文
— 来源: 良友电台《旷野吗哪》灵修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