🎵
读经:路加福音10章25-37节
金句:路加福音10章28节
“耶稣说:你回答的是;你这样行,就必得永生。”

神不但有救人的意愿,更是用实际的行动,将咒诅化为祝福。
亚伯拉罕仰望神的应许,满心相信,神所应许的必能作成,就没有留下他独生的儿子不给神,他的信心带着顺服的行动。
当主的兄弟雅各要阐明“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,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”的真理的时候,他提到“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,把他儿子以撒献在坛上,岂不是因行为称义么?”(雅各书2章21节)
“信心”是在神面前。神无所不知,祂知道你有没有信心。但是别人怎么知道你有没有信心,就要看你的行为表现。
雅各对那些说空话,虚浮的人发出挑战,说,“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,我便借着我的行为,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。”(雅各书2章18节)
神给亚伯拉罕最大的信心考验,不是“得到以撒”,而是要他把心爱的以撒献上。
成就人生的是“行动”,不是“空话”。“人若知道行善,却不去行,这就是他的罪了。”(雅各书4章17节)雅各的重点还是在“行”。
“恨”不用学,但“爱心”要被激发,要培养,要操练,要追求。时间是给我们机会成长。
弟兄姐妹,要操练不讲“空话”,而要竭力让自己的生命活得能够“符合神的话”。
人人都知道,言语不过是空话,只有行动才是实际的。你不能把你没有的给人,不能带人到你自己都没有去过的地方;不能教导别人自己所不知道的;也不能给人你根本没有的。
无雨的云彩,并不能给大地带来任何滋润。天堂不是用“漂亮的言语”和美好的“口头承认”赢来的。
“空谈真理”永远比“活出来”要简单,“空谈真理”不能让自己上天堂。
口头认信不会自动成为原则。实践才能最好地让人看出你的心。
约翰说,“小子们哪!不要被人诱惑,行义的才是义人;正如主是义的一样。”(约翰一书3章7节)
耶稣要看果子,祂来我们的园中找果子。祂曾说,“凭着他们的果子,就可以认出他们来。”
美国知名的篮球教练约翰‧伍登说,以下的说法是十足虚伪的:“照我所说的去做,但不要照我所做的去行。”他说,“我不能要求我的球员,去实践那些连我自己都不愿意在生活中身体力行的事。”他举了一个很实际的例子,就是“戒烟”。
他说,“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我开始抽烟。在篮球赛季期间,我都会戒烟。我会在十月份的生日停止抽烟,然后在球季结束后再开始。我从未在球队的孩子面前抽烟,但最后我还是把烟给戒了。因为我要给他们树立好榜样;我已经悔悟,不能容忍自己要求球员们不要做自己正在做的事。”
伍登教练说,“领导人最有力的支持者就是自己的榜样,以虚伪作为基础的领导会削弱别人对你的尊敬,一旦别人不尊重你,就不会服从你的领导。”
当神藉耶稣基督审判你隐秘事的日子,主会问你,“你遵着我的吩咐去了吗?”
若你只是空谈,只是停留在言语和舌头上。
主会问你,“你为什么称呼我:主阿!主阿!却不遵我的话行呢?”(路加福音6章46节)
耶稣对一个前来试探祂的律法师说,“你回答得是;你这样行,就必得永生。”(路加福音10章28节)而不是说,“你拥有这样知识,就必得永生。”
你知道律法上写的是“要尽心,尽性,尽力,尽意,爱神;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。”你信这话,就当照着去行。
你口里说“主啊,我爱你”,却不遵守祂的道,就不是爱祂。因为主自己明说,“不爱我的人就不遵守我的道。”(约翰福音14章24节)
约翰说,“犯罪的是属魔鬼,因为魔鬼从起初就犯罪。”(约翰一书3章8节)
魔鬼从起初的时候,由他第一次犯罪开始,就一直犯罪,那是牠持续的、典型的行为。
若是你明目张胆地停留在罪中,成为典型的行为,就显明你并未重生。重生得救的人会将主的话藏在心里,免得得罪主,他不会长久留在罪中,因为神的道存在他心里。
“爱神”是众德之源,一切的美德都源自于对主的爱和委身。
贾玉铭牧师说,“但愿我们真能听主的声音,跟主的脚步,效法主的榜样。”
人只有活一次的机会,你可以选择在安逸、快乐中厌倦自己。也可以选择顺服神,谦卑与祂同行,神用祂的恩典转化你的生命,并借着被改变的你,来祝福这个世界。
你能“知行合一”,是神在你身上彰显出祂的权能,是祂的恩典临到你。神的“权能”在哪里彰显,那里就是“天国”。
诗人说,“当你掌权的日子,你的民要以圣洁的妆饰为衣,甘心牺牲自己;你的民多如清晨的甘露。”(诗篇110篇3节)
约翰二书4节,约翰说,“我见你的儿女,有照我们从父所受之命令遵行真理的,就甚欢喜。”
要敏锐于别人的需要,及时伸出援手。软弱的人要扶助,缺乏的人要帮补;不要只是在心里同情,要化为行动。
就像路加福音10章,主耶稣说那个“好撒玛利亚人”所做的。路加福音10章30-37节,经文记载,耶稣回答说: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,落在强盗手中,他们剥去他的衣裳,把他打个半死,就丢下他走了。偶然有一个祭司,从这条路下来,看见他,就从那边过去了。又有一个利未人,来到这地方,看见他,也照样从那边过去了。惟有一个撒玛利亚人,行路来到那里;看见他就动了慈心,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,包裹好了,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,带到店里去照应他。第二天拿出二钱银子来,交给店主说:“你且照应他;此外所费用的,我回来必还你。”你想这三个人,那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?他说:“是怜悯他的。”耶稣说:“你去照样行罢。”
无雨的风云最让等待甘霖的人失望。有风有云,就是没有雨,对旱象的解除一点用都没有。
约翰‧卫斯理的助手布拉德本是一位很有能力的传道人,被神重用,也受到朋友们的尊敬。有一次他的经济遇到困难,日子很不好过。卫斯理知道他的情况之后,就给他写了一封信,“弟兄,信靠主,并且常常行善;这样你就可以住在地上,证明你必得到神信实的供应。爱你的卫斯理。”随信附上五英磅钞票。
布拉德本立刻写了封回信,“亲爱的卫斯理,我常被您信上所引用的佳美经文所感动。但老实说,过去我却从未见过像这一次你对经文作出如此实用的诠释。”
当别人遭遇困难,落在患难中,要主动上前察看,要为别人的困难想想办法。
纵然我们能力有限,不能作一座照亮世界的灯塔,也能作一根给人间带来温暖的小小蜡烛。
“行为”是知识的“灵魂”。怎么知道你“真知道”呢?因为你做到了。
有“欢笑的先知”之称的英国神学家切斯特顿讲过一句话,他说,“基督教的理想从未被实行后,而发觉其中有所欠缺,行不通;而是常被认为“困难重重”而不愿被尝试。”
神已经赐下祂的道,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,祂已经赐给我们。约翰说,“祂的诫命不是难守的。因为凡从神生的,就胜过世界。”(约翰一书5章3-4节)
神的诫命不是难守的,是因为你觉得很难,而不愿意化为行动;因为你不愿行动,就不能成为“合神心意的人”。
《幽谷曙光》这本书的作者韩力生,有一个很独特的看法,他说,“决定顺服与否,其实是看痛苦的“程度”而定的;如果你意识到顺服所带来的痛苦比“不顺服”要来的大,你就不会顺服了,反过来也一样。”
你感到“不顺服神”是损失,是痛苦,顺服的结果,是到“丰富之地”,就会甘心顺服,并且把所受的苦看作是“至暂至轻”的。
求主更新我们的心意,加添我们“不肯将主的话化为行动”的警觉。仰望主用祂的大能,成全我们心中所羡慕的良善,使我们真能用善行和善言来荣耀祂。
请我们一起祷告:
主啊,求你在我们心里持续动那善工,使我们流露的是你自己的生命。你得胜的人性,是我们向着直奔的标竿。你道成肉身的榜样,是我们一切好行为的启发。你爱我们,用自己的血使我们脱离罪恶。你从不讲空话,而是用舍命的行动向我们述说你的爱。你是使人有盼望的神,我们虽是软弱,但我们心里倚靠你,就得帮助。主啊,这世界有许多疏漏,人间有很多缺憾,是因为缺少爱的行动。是因为我们销灭了圣灵的感动,没有照你向我们做的去做。主啊,赦免我们,用你的道重建我们,用你的宝血洗净我们,你加添我们力量,使我们有勇气照你的真理行。叫我们以后的日子比以前的日子更认识你,更敬畏你。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。阿们。
请默想今天的经文
— 来源: 良友电台《旷野吗哪》灵修信息